基础信息 | |||
笔画数:3 | 部首: 山 | 结构: 独体字 |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粤拼:saan1 | 广拼: san1 |
閩拼:sam、san、sian、soaⁿ | 潮拼:suan1、sang1 | 唐朝:*shrɛn | |
笔顺: |
|
||
组词: | 华山燕山铅山山里红侃大山调虎离山还我河山三座大山日薄西山八大山人重山峻岭重山复水重山复岭指山说磨指山卖磨为山止篑泰山盘石山峙渊渟 | ||
成语: |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一叶迷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寸山河一寸金一山不藏二虎一指蔽目,不见泰山万水千山万里江山万里河山三山二水三山五岳上山捉虎,下海擒龙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泰山丘山之功丛山峻岭东山之志东山再起 | ||
歇后语: | 做梦游华山----好景不长座山雕做寿----末日来临猪八戒过火焰山----倒把一耙中山狼出了书袋子----凶相毕露赵匡胤押江山----大赌站在山上看马斗----踢不着,咬不着站在山顶赶大车----鞭长莫及站在高山看大海----远水不解近渴站在高山看打架----袖手旁观灶火坑里烧山药----吃里爬外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愚公的住处----开门见山鱼网里的山鸡----有翅难飞杨国忠作宰相----江山难靠阳山吃草,阴山拉屎----背地里坏羊粪蛋下山----滚蛋宣统坐江山----只有三年香山的卧佛----大手大脚 | ||
英文含义:mountain, hill, peak | |||
不同读音及细解释详 | |||
拼音1:shān 注音:ㄕㄢ |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姓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
||
字形: | 中国大陆字形 |
香港字形 |
台湾字形 |
变体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