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 |||
笔画数:10 | 部首: 木 | 结构: 上下结构 | |
拼音:zhuō | 注音:ㄓㄨㄛ | 粤拼:cheuk8/jeuk8 | 广拼: cêg3/zêg3 |
閩拼:chāu、toh、tok | 潮拼:doh4 | 唐朝: | |
笔顺: |
|
||
组词: | 书桌佛桌儿佛爷桌儿供桌八仙桌六仙桌几桌包桌半桌压桌吃独桌四仙桌围桌圆桌圆桌会议圆桌面天地桌小饭桌 | ||
成语: | |||
歇后语: | 啄木鸟上供桌----卖弄自己桌子光剩四条腿----丢面子桌子底下打拳----出手不高桌子板凳一样高----平起平坐桌上拉屎,脸盆里撒尿----净干缺德事药材店里的抹桌布----五味俱全阎王桌上抓供果----送死谈判桌上的交易----讨价还价书桌上的笔筒----粗中有细十五块板子做桌面----七拼八凑抹桌布做衣裳----不是这块料抹桌子的布----专拣脏活干抹桌布擦脸----不利索酱菜店里的抹桌布----尝尽辛酸佛爷的桌子----碰不得饭桌上的盘子----没把柄饭桌上的抹布----尝尽了酸甜苦辣蛋壳垫桌脚----支撑不住 | ||
英文含义:table, desk, stand | |||
不同读音及细解释详 | |||
拼音1:zhuō 注音:ㄓㄨㄛ |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同本义 一桌,一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古称几案 上与讲官俗共一桌,真不啻天颜咫尺矣。——明·文隶《列皇小识》 又如:桌巾(桌布);桌屏(摆在桌上当作装饰的小屏风);桌帏(亦称“桌帷”同“桌围”。围在桌子边的装饰物,多以布或绸缎做成);桌裙(即桌帏) 计酒席的量词。如:一桌酒席,三桌客 |
||
字形: | 中国大陆字形 |
香港字形 |
台湾字形 |
变体字: | 棹、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