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 |||
笔画数:7 | 部首: 火 | 结构: 上下结构 |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粤拼:gau3 | 广拼: geo3 |
閩拼:kiú、kiù、kù | 潮拼: | 唐朝: | |
笔顺: |
|
||
组词: | 灸艾分痛急脉缓灸天灸注灸灸刺灸发灸客灸师灸法灸灼灸炷灸疗灸疮灸眉灸草灸诈灸足灸頾 | ||
成语: |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急脉缓灸法灸神针灸艾分痛 | ||
歇后语: | 石头扎针灸----没反应 | ||
英文含义:cauterize with moxa; moxibustion | |||
不同读音及细解释详 | |||
拼音1:jiǔ 注音:ㄐㄧㄡˇ |
(形声。从火,久声。本义:用艾火烧灼。中医的一种疗法) 同本义 灸,灼也。——《说文》 所谓不病而灸,无忧而自默。——向秀《难养生论》 又如:灸刺(艾灸和针刺);灸客(接受灸疗的病人);灸眉(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灸师(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烧灼 。如:灸灼(烧灼);灸发(烧灼头发) 拄,支撑 灸诸墙,以眡其桡之均也。——《周礼》 堵塞 |
||
字形: | 中国大陆字形 |
香港字形 |
台湾字形 |
变体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