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 |||
笔画数:10 | 部首: 犭 | 结构: 左右结构 | |
拼音:láng | 注音:ㄌㄤˊ | 粤拼:long4 | 广拼: long4 |
閩拼:liông、lông | 潮拼:lang5、lang6、lo5 | 唐朝:*lɑng | |
笔顺: |
|
||
组词: | 狼藉狼狈为奸使羊将狼狼号鬼哭狼飡虎咽寥狼封狼射天狼射狼星狼条狼氏枭狼烽狼熊狼狼主狼亢狼兵狼卜食 | ||
成语: | 使羊将狼出丑狼籍前怕狼,后怕虎前门去虎,后门进狼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卧狼当道声名狼籍声名狼藉如狼似虎如狼如虎如狼牧羊官虎吏狼引狼入室引狼拒虎引狼自卫引虎拒狼拒狼进虎拒虎进狼 | ||
歇后语: | 中山狼出了书袋子----凶相毕露张三和大虫抢食----狼吞虎咽羊圈里关狼----自招灾祸羊闯狼窝----白送死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沙锅打狼----没有一个好的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前怕狼后怕虎----进退两难前面是狼后面是虎----一个比一个凶牵着张三回家----引狼人室撵走狐狸住上狼撵走孤狸住上狼----一伙更比一伙凶绵羊进狼窝----自投罗网狼窝里的羊----九死一生狼窝里养孩子----性命难保老母鸡斗黄鼠狼----不是对手狼头上插竹笋----装样狼叼来的喂狗----白享受 | ||
英文含义:wolf | |||
不同读音及细解释详 | |||
拼音1:láng 注音:ㄌㄤˊ |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即俍人 。明代中叶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如:狼师(指俍人组成的军队);狼兵(明时称广西的“东蘭”、“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的兵) 星名。即天狼星 。如:狼弧(狼星和弧星);狼角(天狼星的芒角);狼星(星名) 姓 凶狠 狼,俍也。——《广雅》 秦国之俗贪狼。——《淮南子·要略》 狼戾不可止。——《淮南子·览冥》 又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戾(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狼心(喻狠毒贪婪的心);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狼性(凶恶的心性) 急快 。如:狼忙(急促,匆忙);狼抢(仓皇的样子);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 散乱,困窘 。如:狼当(困窘和颓丧的样子);狼跋(喻艰难窘迫);狼戾(谓散乱堆积;纵横交错) 笨,拙 。如:狼犺(亦作“榔槺”,形容物体长大笨重);狼伉(笨重;傲慢) |
||
字形: | 中国大陆字形 |
香港字形 |
台湾字形 |
变体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