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 |||
笔画数:7 | 部首: 矢 | 结构: 上下结构 | |
拼音:yǐ | 注音:ㄧˇ | 粤拼:yi5 | 广拼: yi5 |
閩拼:í、ì | 潮拼:in2 | 唐朝:*hiə̌ | |
笔顺: |
|
||
组词: | 吾戴吾头来矣吾过矣已矣悔之晩矣戴头来矣某矣笑矣乎翩其反矣耗矣哀哉探观止矣无噍类矣朝闻道,夕死可矣死而死矣瞠乎后矣能事毕矣至矣尽矣阅人多矣 | ||
成语: | 叹观止矣吾道东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墓木拱矣大事去矣思过半矣悔之晚矣戛戛乎其难矣扫地尽矣探观止矣无噍类矣朝闻道,夕死可矣死而死矣瞠乎后矣能事毕矣至矣尽矣至矣尽矣阅人多矣 | ||
歇后语: | |||
英文含义: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 |||
不同读音及细解释详 | |||
拼音1:yǐ 注音:ㄧˇ |
(形声。小篆字形,上面是“以”字,下面是“矢”。从矢,以声。“以”也可以理解为象矢飞逝的声音,是完成的语气。本义:语气词。是“了”) 表示完成时态 骨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表示坚决、肯定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系辞下》 确实 。如:吾老矣 表示感叹 。如:毒矣哉;大矣哉 |
||
字形: | 中国大陆字形 |
香港字形 |
台湾字形 |
变体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