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 |||
笔画数:11 | 部首: 竹 | 结构: 上下结构 | 繁体:箋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粤拼:jin1 | 广拼: jin1 |
閩拼:chian | 潮拼: | 唐朝: | |
笔顺: |
|
||
组词: | 七香笺上笺云笺传笺便笺信笺凤尾笺华笺吟笺吴笺奏笺子母笺寸笺情笺木笺朱笺纸杏笺松花笺 | ||
成语: | 片笺片玉蛮笺象管雁素鱼笺鱼笺雁书 | ||
歇后语: | |||
英文含义:note, memo; stationery; comments | |||
不同读音及细解释详 | |||
拼音1:jiān 注音:ㄐㄧㄢ |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孔颖达《毛诗正义》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注释的文字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书信的代称 。如:投笺;便笺;手笺 名片;名刺 亲友投笺互拜。——明·田汝成《熙朝乐事》 |
||
字形: | 中国大陆字形 |
香港字形 |
台湾字形 |
变体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