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 |||
笔画数:11 | 部首: 艹 | 结构: 上下结构 | |
拼音:zhe | 注音:ㄓㄜ˙ | 粤拼:jyu3 | 广拼: zêg6 |
閩拼:thú、tio̍h、tio̍k、tù | 潮拼:du3 | 唐朝:*djiù *djiɑk djhiɑk | |
笔顺: |
|
||
组词: | 执著枝附叶著一鞭先著头上著头水中著盐视微知著识微知著棋输先著魂不著体画蛇著足佛头著粪编著著书著作著作人著作权著作权法著作郎 | ||
成语: | 一子失著,滿盤皆輸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著權在手,看取令行時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三十六著,走為上著上不在天,下不著地上不屬天,下不著地上不霑天,下不著地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不著疼熱不著邊際人麵逐高低,世情著冷暖以微知著仰屋著書彿頭著糞偷雞不著蝕把米先我著鞭八竿子打不著 | ||
歇后语: | 屎壳郎扛大旗----臭名昭著粪堆上插旗子----臭名昭著 | ||
英文含义:manifest; (Cant.) to wear | |||
不同读音及细解释详 | |||
拼音1:zhù 注音:ㄓㄨˋ |
(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世说新语·仇隙》 此臣素著狂直于也。——《汉书·朱云传》 又如:著海内(天下著名);昭著(明显);卓著(突出的好);著姓(有显著名声的家族;使姓氏显著);著号(著名;著称) 显现;显扬 其不善而著其善。——《礼记·大学》 诚则形,形则著。——《礼记·中庸》 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韩非子·功名》 病郑也。著郑伯之罪也。——《谷梁传·僖公六年》 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以著其洁。——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最著者二。——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又 华林部独著。 又如:颇著成效;著白(明白);著相(佛教语。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形象状态) 写作;撰述,用文字显明地表述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仆诚已著此书。——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著《灵宪》。——《后汉书·张衡传》 著书之日。——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携所著书。——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著作郎(主管天下文章、著作的官吏);著作人(古人称为著作者。指书籍的作者);编著(参考利用已有的资料写成书) 画图 尧、舜所以昌,桀、纣所以亡,皆著于堂。——《淮南子》 明了 彼知丘之著于己也。——《庄子》 登记,记载 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论游户自实》 又如:著令(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著名(写上名字或名称);著籍(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记名于某学者门下为弟子;登记在户籍上) 标出 书其贾数而著其物,若今时题署物。——《周礼》 建立;引申为成就 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又如:著庸(立功);著称(命名。给予名称) 作品 。如:名著(有价值的出名著作);原著(著作的原本);论著(带有研究性的著作);新著 土著 。指定居不迁的人 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后汉书》 另见zhāo;zháo;zhe;zhuó |
||
字形: | 中国大陆字形 |
香港字形 |
台湾字形 |
变体字: | 着、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