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 |||
笔画数:12 | 部首: 钅 | 结构: 左右结构 | 繁体:鑄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粤拼:jyu3 | 广拼: ju3 |
閩拼:chù | 潮拼: | 唐朝: | |
笔顺: |
|
||
组词: | 铸剑为犁冶铸凝铸刊铸可锻铸铁奸铸山铸徐铸成日铸模铸欧冶铸剑浇铸炉铸熔铸监铸砻铸私铸钱造铸 | ||
成语: | 临难铸兵斗而铸兵斗而铸锥熔今铸古熔古铸今研经铸史聚铁铸错钢打铁铸钢浇铁铸铁打铜铸铜打铁铸铜浇铁铸铜铸铁浇铸剑为犁铸山煮海铸成大错铸新淘旧铸木镂冰 | ||
歇后语: | 铜铸的仙鹤----翅膀再硬也飞不起来铁铸黄牛----开不得犁金铸的鞋模----好样子金铸的孩童----好人才见钟不打铸钟敲----舍近求远二两银子铸个土地爷----钱能通神玻璃耗子琉璃猫,铁铸公鸡铜羊羔----毛不拔铁打的肠子铜铸的心----变不了铁打的肠子铜铸的心----没法变 | ||
英文含义:melt, cast; coin, mint | |||
不同读音及细解释详 | |||
拼音1:zhù 注音:ㄓㄨˋ |
(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 同本义 。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 铸以为金人。——汉·贾谊《过秦论》 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铸印(铸造金属印章);铸冶(销冶金属铸造器物);铸兵(铸造兵器);铸作(铸造);铸金(熔铸金属成物);铸铜(炼铜) 造就 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铸颜渊矣。”——《法言·学行》 又如:铸人(造就人才);铸颜(比喻培养或造就人才) 锤炼;雕琢 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文心雕龙》 又如:铸词(锤炼文辞) |
||
字形: | 中国大陆字形 |
香港字形 |
台湾字形 |
变体字: |